时间: 2025-02-03 09:24:35 | 作者: 华体汇体育登录入口
ICS 61.040QB分类号:Y73备案号:46755-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替QB/T2171-2001金属拉链Metal zipper2014-11-01实施2014-07-09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QB/T2171-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QB/T2171一2001《金属拉链》的修订。与QB/T2171一2001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拉链应用限制范围;增加了拉链名词术语;增加了拉链型号推荐使用表(附录A);删除了金属拉链按链牙材质和布带材质分类的内容;删除了2号拉链的要求;原标准6号、9号拉链改为本标准7号、10号:修改了金属拉链的分类要求;修改了拉链布带宽度及前、后带头的尺寸范围;增加了条装拉链、拉头的包装数量要求;修改了码装链带的接头数量要求;删除了对铝合金拉链、棉纱布带拉链的物理性能要求;修改了主要物理性能要求,包括平拉强力、上止强力、插座移位强力、开尾平拉强力、拉头拉片结合强力、拉头抗张强力、拉头自锁强力、负荷拉次;增加了开尾单边上止强力、插管移位强力物理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修改了拉链平直度的要求;修改了拉链布带色差要求,增加了产品与色卡(色样)、前后批色差要求的内容;增加了拉头、链牙分别与色卡(色样)、前后批、同批产品色差要求的内容;修改了拉链布带色牢度的要求;增加了拉链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变化要求及试验方法;增加了拉链基本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增加了拉链的测试环境要求;修改了拉头抗张强力测试方法;增加了链牙啮合宽的测量方法;修订了码装链带长度的测量方法;增加了色差的测试方法;修改拉链出厂检验抽样方法;修改了条装拉链、码装链带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检验内容;增加了拉头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检验内容;增加了拉链使用准则(附录B)。本标准由中国轻工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拉链分技术委员会(SAC/TC08/SC10)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温州长城拉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浙江伟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拉链分会、义乌华灵拉链有限公司、驰马拉链I QB/T2171-2014(无锡)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福建福兴拉链制造有限公司、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泰纶拉链有限公司、辉丰拉链有限公司、江苏盛业拉链有限公司、广州精诚拉链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红樱、施维奖、徐继海、吴文云、陈华、戴秋鸿、王智吾、吕红杰、王小平、金国建、龚建龙、刘信明、廖永富、萧建成、苏丰松、沈传明、魏昌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Y73001-1985;QB/T2171-1995;QB/T2171-2001。II QB/属拉链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拉链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测试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准则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拉链(以下简称“拉链”),不适用于特种拉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2008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2008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生产的全部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2829-2002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纺织品GB/T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纺织品GB/T8630-2002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GB/T18746拉链术语术语和定义3GB/T187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分类4.1拉链按型式可分为条装拉链和码装链带(见图1)。4.1.1条装拉链可分为开尾式拉链和闭尾式拉链;开尾式拉链又可分为单开尾拉链和双开尾拉链;闭尾式拉链可分为单头闭尾拉链和双头闭尾拉链;双头闭尾拉链可分“O”型闭尾拉链和“X”型闭尾拉链。4.1.2码装链带即长链带。4.2拉链按型号分为3号、4号、5号、7号、8号、10号(见表1)。 QB/TwTACHAAR1拉头布带下止AAAAAA单头闭尾拉链双头闭尾拉链“0”广型)双头闭尾拉链(“x型)b2带筋带插管分开件插座胶带码装链带尾拉链权开尾拉链说明:br链牙啮合宽度;布带宽康(单宽)b2L拉链长度;前带头长度;Lr一后带头长度-图15要求5.1尺寸及偏差5.1.1拉链型号及链牙啮合宽度应符合表1规定表1拉链型号及链牙啮合宽度型号37810链牙啮合宽度b/mm3.9~4.84.9~5.45.5~6.26.3~7.17.2~8.18.2~拉链长度偏差,布带宽度(单宽),前、后带头长度应符合表2规定。2 QB/T2171—2014表2拉链长度偏差,布带宽度(单宽),前、后带头长度单位为毫米拉链长度L布带宽度型号前带头长度后带头长度L2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单宽)b2≤315±3315~630±53630~1000±6≥1≥15≥131000±(LX1%)4≤315±45315~-630±6≥13≥15≥13±7630~100071000±(LX1%)8≤315±5≥17≥17≥15315~±7-63010±9630~10001 000±(LX1%)注:拉链特殊尺寸及极限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合同约定码装链带长度应为(100±0.5)m。5.1.3物理性能5.24拉链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拉链物理性台拉链型号项目35910≥平拉强力/N800拉合轻滑度/N4.06.07.0≥7880130上止强力/N100150160≥下止强力/N≥5070开尾单边上止强力/N0开尾平拉强力/N≥插座移位强力/N插管移位强力/N210拉头拉片结合强力/N0.200.450.600.800.90拉头拉片抗扭力矩/(N·m)0.580拉头抗张强力/V100拉头自锁强力/N≥600负荷拉次/双次≥50120单牙移位强力/1:拉头拉片结合强力、拉头拉片抗扭力矩只适用于拉头体与拉片直接组合的拉头。注2:本表要求仅适用于拉头拉片材质为锌合金或铜合金、链牙材质为铜合金、布带材质为化纤的金属拉链;拉头拉片、链牙、布带为其他材质时拉链的物理性能可由供需双方合同约定。3 QB/T2171-20145.3表面上的质量5.3.1整条拉链应零部件齐全,链牙排列整齐,无缺牙、坏牙。5.3.2闭尾拉链下止应无明显歪斜,拉开拉合时应无拉头卡住上止、下止现象;上止、下止应无毛刺、锐棱。5.3.3开尾拉链应插拔(包括双开尾拉链)启动灵活;加强胶带与布带粘合应牢固、整齐;上止、插座、插管应无毛刺、锐棱。5.3.4拉头表面装饰层应色泽一致,光滑平整,无气泡、起皮、掉皮;型腔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拉头拉动时,拉片应翻动灵活,拉头体底面或拉片上的商标、文字、图案应清晰。拉头拉动应顺畅,无卡阻,无爆牙。5.3.5拉链平直度应符合表4规定。表4拉链的平直度单位为毫米拉链长度L≤180180~315315~630630~1000≤2≤4≤8平直度(C型弯高度)≤65.3.6色差应符合下列要求:a)布带与色卡(色样)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3级~4级的规定,同批布带色差应符合GB/T250-2008中4级的规定,前后批布带色差应符合GB/T250-2008中3级~4级的规定;b)链牙与色卡(色样)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3级~4级的规定,同批链牙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4级的规定,前后批链牙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3级~4级的规定;c)拉头与色卡(色样)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3级~4级的规定,同批拉头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4级的规定,前后批拉头色差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3~4级的规定。5.3.7码装链带每100m的接头不应超过2个。5.4布带色牢度5.4.1耐摩擦色牢度链带经耐摩擦试验后,干摩擦沾色牢度应符合GB/T251一2008中4级的规定,湿摩擦沾色牢度应符合GB/T251-2008中4级的规定。5.4.2耐皂洗色牢度链带经洗涤后变色牢度应符合GB/T250一2008中4级的规定。5.5拉链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变化5.5.1拉链经洗涤、干燥后,长度收缩率不应超过2%。5.5.2整条拉链各部件颜色与洗前对比应无明显变化。5.5.3拉头拉片边缘/锐棱(不含帽盖部分)装饰层脱落、露铜、变色不应超过3处,每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2.5mm,别的部位装饰层应无脱落。5.5.4拉合状态时,链牙表面装饰层脱落点数不应超过链牙总数的10%,每处最大长度不超过0.5mm。5.5.5除切口和边缘部位外,上止、下止、插座、插管平面部分装饰层脱落、露铜、变色不应超过3处,每处最大长度不超过1mm。5.5.6拉链经洗涤、干燥后,开尾拉链加强胶带应无发白和起层。5.6安全使用于GB18401规定范围内的拉链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6测试条件拉链的测试应在室温(20土2)℃、相对湿度(65土2)%并在实验室内放置24h后进行。4 QB/T2171-20147试验方法7.1尺寸及偏差7.1.1测量设备及装置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mm~150mm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mm~10mm的测厚仪;分度值为1mm的1m钢直尺;分度值为1mm的20m钢卷尺。Φ50mm的半圆柱体。7.1.2链牙啮合宽度将被测链带轻靠在外径为50mm的半圆柱体上,所施力以链牙不松动为宜;将游标卡尺校对零位,使卡尺两量爪轻贴链牙啮合后的两侧面且无明显间隙(见图2),此时卡尺显示的读数为链牙啮合宽度b1。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读数的算术平均值。b半圆柱体链带图27.1.3条装拉链长度将拉链处于自然闭合状态,平放在平整的台板上,按图1中L所示做测量。7.1.4码装链带长度用钢卷尺在平整的台板上做出10m的标记,将码装链带呈自然平直状态用台板上的标记顺次测量,记录测量次数为n;不足10m部分以钢卷尺测量记为X,计算10Xn十X即为码装链带长度。7.1.5拉链布带宽度(单宽)将拉链处于自然闭合状态,平放在平整的台板上,按图1中b2所示做测量。7.1.6条装拉链前、后带头长度将拉链处于自然闭合状态,平放在平整的台板上,按图1中L1、L2所示做测量。7.2物理性能7.2.1平拉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材料试验机,精度:土0.5%FS。.2测试范围:0N~2000N。.3测试速度:(300±10)mm/min。.4夹具:宽25mm,夹紧面具形夹角60°,节距1.5mm,齿顶宽0.2mm,两片啮合夹紧口到内齿3mm处加工成低于齿面0.5mm的平面。测试方法及步骤截取长度大于75mm的一段链带,将拉链布带装入平拉强力上、下夹具中,装夹时上、下夹具钳口应对齐,夹具的钳口顶端部位应靠紧链牙脚(见图3)。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链带上链牙脱离或布带破损,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平拉强力。5 QB/T2171-2014图37.2.2拉合轻滑度测试设备拉合轻滑度测试仪,精度:7.2. 2.1.1测试设备:±0.5%FS。7.2. 2.1. 2测试范围:0N20N。测试速度:7. 2. 2.1. 3(1250±50)mm/min。测试方法及步骤截取长度为200mm的一段带拉头链带,拉头在链带上往复拉动3次后将链带拉开平放放在工作台上,分开部分的链带用手抹平。将未分开的链带一端装入固定夹具中,锁紧;拉片套在移位夹具上(见图4)。测试仪读数归零,启动测试仪,移位夹具带动拉头移动至固定夹具上端约30mm处,仪器显示最大数值即为拉合轻滑度。参固000000008定AANAAANAAAAAOHH券具图47.2.3上止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7.2. 3.17. 2. 3. 1.1测试设备:同.1。测试速度:同.3。7.2. 3.1.2夹具:根据拉片结构选用穿入式或钳式夹具:链带夹具同.4。.测试方法及步骤截取长度约50mm带上止链带一段,将带有上止一端的链带朝上,另一端装入下夹具中,锁紧;将拉片装入上夹具中(见图5)。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链带破损或拉头脱出,此时仪器显示数值即为上止强力。6 QB/T2171-2014图57.2.4下止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7.2. 4.1测试设备:同.1。7.2. 4.1.1测试速度:同.3。..3夹具:同.4。测试方法及步骤立头拉至下止锁头应先排除自锁功能)将拉从下止往上截取长度约50mm的带端(拉片翻向上止端),自截断端往下10mm链牙去除后分别装夹在下止强力上、下夹具中,锁紧(见图6),此时,夹具间两侧牙链的长度应相等,上、下夹具顶端间距约75mm。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测试至拉链破损为止,此时的强力即为下止C1图6 QB/T2171-20147.2.5开尾单边上止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同.测试方法及步骤取插座边链带,从上止处往下截取50mm长度,将插座端装入下夹具中,锁紧;将拉片装入上夹具中(见图7)。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拉头脱离上止或链带破损,此时仪器显示读数即为开尾单边上止强力。E4下夹具图77.2.6开尾平拉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同.4。测试方法及步骤取长度大于50mm带分开件的拉链一段,将分开件两边链带分别装入夹具中,装夹时夹具边沿应与插管的内侧端(即靠紧链牙一端)成一直线,夹具夹口紧靠插管、插座(见图8)。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链带分离或布带破损为止,此时仪器显示数值即为开尾平拉强力。 QB/AEEOA图87.2.7插座移位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上夹具采用折卡式夹具,下夹具同.4。测试方法及步骤取带插座、长度为50mm的链带一段,插座端置于上夹具卡口中,另一端链带装入下夹具中,夹紧(见图9)。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插座脱落或破损,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插座移位强力。F下夹具图97.2.8插管移位强力测试设备与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上夹具采用可调隔板式夹具,下夹具同.4。 QB/T2171-20测试方法及步骤取带插管的十边链牙带从插管端往上截取50mm。将插管上端去掉3颗链牙,放置于上夹具卡口中,调整夹具卡口大小直至能刚好卡住插管且不脱落,此时卡口不应太紧而使带筋被夹住;将另一端链带装入下侠具中,锁紧(见图10)。)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插管脱离或破损;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插管移位强力。固定夹具LuoIF图107.2.9拉头拉片结合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2测试速度:同.3。.3夹具:上夹具根据拉片特点选择穿入式或夹钳夹具,下夹具采用隔板式夹具。测试方法及步骤将拉头装夹王夹具中(见图11)。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拉片或拉头体破损,此时仪器显示为数值即为拉头拉片结合强力。F图1110 QB/T2171-20147.2.10拉头拉片抗扭力矩测试设备及方法±1%FS,见图.1测试设备:拉头拉片抗扭力矩测试仪,精度:1.5r/min。.2扭转速度:测试方法及步骤将拉头体置于固定夹具内夹紧;将拉片装夹于可垂直拉头体旋转的夹具内,夹在拉片中点位置,夹紧(见图12)。将测试仪读数归零,启动测试仪,直至拉片或拉头体扭断或损坏,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拉头拉片抗扭力矩夹具拉头旋转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及扭矩显示系统图127.2.11拉头抗张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测试设备:拉头抗张强力测试仪,精度:力值显示系统精度主1%FS;位移显示系统精度.1见图13。±0.01%FS,测试速度:10mm/min7. 2. 11. 1. 2下卡爪进入啮合口内2mm。.3夹具:上、测试方法及步骤下卡爪置于被测拉头啮合口内(上、下卡爪进入啮合口内2mm),调节上、下卡爪将测试仪上、位置使上、下卡爪符合预张力2N。将测试仪变形控制管理系统读数归零,启动测试仪,直至拉头啮合口变此时仪器显示数值即为拉头抗张强力(见图13)形达到0.5mm力值加载及显示系统形控制及I显示系统4F上卡爪下卡瓜拉头周整机图1311 QB/T2171—20147.2.12拉头自锁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同.4。测试方法及步骤取长度大于100mm、带自锁拉头的拉链一段,拉头拉至链带中间位置,分开端两边牙链带分别装入上、下夹具中,夹具距离约为75mm(见图14)。启动试验机,测试至拉头滑脱或链带破损为止,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拉头自锁强力。F图147.2.13负荷拉次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负荷拉次仪,见图15。.2设备参数:仪器往复频率30双次/min,行程75mm,开闭角度:开30°,闭60°.3夹具:夹头横向宽25mm,纵向宽10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5mm,齿顶宽0.2 mm。测试方法及步骤7.2.13. 2.1截取长度为250mm的一段拉链,链牙正、反面用石蜡各抹擦2次。.2检查负荷拉次仪,使拉片夹头处于下极限位置,将链带分别装夹在5个固定点上,并将拉片固定在夹头上(见图15)。.3按下述步骤来测试:a)将链带尾端部分粗略固定在A点上(拉片向内);b)将拉片固定在夹具上;c)将拉链前端夹持在D、E点上;d)松开A点上的链带,将链带尾端向上拉起,使固定销落于平衡板孔中间,然后将A点处的链带夹紧(此时目测D、E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e)将横向B、C夹头松开,将布带分别装入B、C夹头中夹紧,B、C夹头顶端距牙脚约5mm;12 QB/T2171-2014f)将拉片夹头调至上极限,松开拉片夹头,目测链带装夹后应保持直线状态;g)不一样的规格拉链,施加在横向和纵向夹头上的负荷应符合表6规定;h)将负荷拉次仪读数归零,设定测试次数值;启动测试仪器,直至完成相关的规定的次数或样本提前破坏为止,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负荷拉次。表6拉链横向和纵向加载负荷拉链型号加负荷方向78103.24横向(Fi)/N231418914 5纵向(F2)/NO0AOCF2F2图157.2.14单牙移位强力测试设备及夹具.1测试设备:同.1。.2测试速度:同.3。.3夹具:上夹具同.4,下夹具采用卡口插入夹具。测试方法及步骤截取长度为50mm的拉链一段,剪平齐;将链带分开,从剪切处起,去除排列在受检测的链牙前两颗链牙,将去掉两颗牙后的第1牙装入上夹具,将链带另一端装夹于下夹具,锁紧(见图16),去除链牙时不应损坏带筋,且不应碰动被测链牙。将材料试验机读数归零,启动试验机,直至被测链牙链带上脱离,此时显示的数值即为单牙移位强力。13 QB/T2171-2014图167.3表面上的质量7.3.1外观对5.3.1、5.3.2、5.3.3、拉链平直度量具/量程为 0 mm~1 000 mm 和 0 mm~150 mm 的钢直尺各 1 把。测量方法及步骤将拉链处于自然闭合状态,平放在平整的台板上,用1000mm的直尺逐渐向链牙脚靠拢使直尺紧靠拉链两端,然后用150mm的直尺量取链牙脚与1000mm直尺之间的最大距离(见图17),即为拉链平直度c。图177.3.3色差测试设备标准D65光源。测试方法及步骤按GB/T250的规定进行。7.4色牢度7.4.1耐摩擦色牢度样品制备将拉链布带平放在底板上,并将两端固定。14 QB/T2171-20测试方法及步骤按GB/T3920-2008的规定做试验判定按GB/251-2008的规定进行7.4.2耐皂洗色牢度样品制备将被测拉链的布带平排夹于两块相当面积单纤维黏衬织物之间,沿试样周边缝制牢固将被测样本包裹其中,制成组合试样测试方法及步骤按GB/T3921-2008中7.2试验方法5的规定进行。判定按GB/T251-2008的规定进行。7.5拉链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变化7.5.1长度收缩率样品制备端,距离拉链端点50mm任取3条长度为500mm的拉链,放在平整的台面上,在每条拉链任一处画一标记,再从此处精确测量出350mm,做第2处标记测试方法及步骤按GB/T8629-2001中5A程序洗涤及F程序干燥。按GB/T8630-2002规定计算拉链的长度收缩率,取3条拉链长度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7.5.2外观变化样本制备任取长度约100mm的拉链3条测试方法及步骤2001做试验,并日测以及采取对应精度量具进行全方位检查。按GB/T86297.6安全按GB18401的规定做试验。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才可出厂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均采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检验,检验中出现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定此条拉链为不合格品8.2出厂检验按GB/T2828.1-2012的规定程序,以表7样方案进行(码装链带、拉头、条装拉链的样本单位分条)。出广检验项目应按表8、表9、表10,破坏性检验项目应在产品形成后进行。别为米、只、表7出厂检验抽样表拒收判定数样本数目接收判定数批量大小检验级别2131501~1~3200常规检1000015 QB/T2171-2014表7 (续)检验级别批量大小样本数目接收判定数拒收判定数20 501~120012严格检验20 121201~1~10 000注1:检验所需样本应从该批量的每个包装中以相同的样本数随机抽取。注2:当检验样本n大于该批量的包装数量时,样本的抽取应从每个包装里以相同的样本数取出;当检验样本n小于该批量的包装数量时,样本应随机从每个包装中取出1个。表8码装链带出厂检验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1尺寸及偏差.1、5.1.22长度、接头5.1.2、5.1.3、.4、7.3.13平拉强力5.2 7.2.14色差.35表面上的质量5.3.1~.16拉链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变化5.57.5表9拉头出厂检验序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1拉头表面上的质量.12拉头拉片结合强力 3拉头拉片抗扭力矩7.2.104拉头抗张强力5拉头自锁强力7.2.126拉头洗涤和干燥后外观5.5 7.5表10条装拉链出厂检验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1链牙啮合宽度、长度偏差5.1.1、.3~7.1.62拉合轻滑度7.2.23上止强力7.2.34下止强力5开尾平拉强力7.2.66插座移位强力7.2.77拉头自锁强力7.2.128平直度.29色差.310表面质量5.3.1~.111布带耐皂洗色牢度.212拉头、链牙、插座插管、上下止洗涤和干燥后外观5.5 7.516 QB/T2171-20148.3型式检验8.3.1型式检验应按GB/T2829一2002规定进行,采取判别水平II的一次抽样方案。8.3.2型式检验应至少每6个月进行1次,在材料、工艺、设备等发生明显的变化或有其他影响产品质量因素时也应检查。8.3.3型式检验样本应从出厂检验的合格批中抽取。码装链带、拉头、条装拉链应分别按表11、表12、表13的规定进行抽样。8.3.4检验所需样本应从该批量的每个包装中随机抽取。8.3.5当检验样本n大于该批量的包装数量时,样本的抽取应从每个包装里以相同的样本数取出;当检验样本n小于该批量的包装数量时,样本应从每个包装中取出1个。表11码装链带型式检验不合格质量水平样本大小判断组数序号组别检验项目要试验方法求RQLAc Ren平拉强力17.2.18I5.240122单牙移位强力.25.1.13链牙啮合宽度、长度偏差..4长度、接头II50238.1色差7.3.355.3.66其他表面上的质量..17布带耐磨擦色牢度II8布带耐皂洗色牢度.2400495.57.5洗涤和干燥后外观变化表12拉头型式检验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判断组数组别序号试验方法检验项目要求RQLAcRe?7.2.9拉头拉片结合强力127.2.10拉头拉片抗扭力矩8I5.2401237.2.11拉头抗张强力4拉头自锁强力.47.3.15拉头表面上的质量II6色差7.3.3502285.3.67拉头洗涤和干燥后外观5.67.617 QB/T2171-2014表13条装拉链型式检验判定数组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序号检验项目组别要求试验方法平RQLACRen平拉强力.22拉合轻滑度7.2.33上止强力7.2.44下止强力7.2.55开尾单边上止移位强力7.2.66开尾平拉强力77.2.7插座移位强力805.2487.2.8插管移位强力7.2.99拉头拉片结合强力10拉头拉片抗扭力矩7.2.10二拉头抗张强力7.2.1112拉头自锁强力7.2.1213负荷拉次7.2.1314单牙移位强力7.2.1415链牙啮合宽度、长度偏差5.1.1、.3~7.1.6II16色差.350817其他表面上的质量5.3.1~.1.1布带耐磨擦色牢度IV.2布带耐皂洗色牢度407.5205.5拉链洗涤和干燥后外观运输、贮存、使用准则9标志、包装9.1标志9.1.1内包装上应有产品的名字、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产品质量标准编号标志,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外包装上应有中文厂名/厂址、产品的名字、商标、规格、数量及体积。9.1. 2包装内包装应采用塑料袋:外包装应采用纸箱或编织袋。9. 2. 2条装拉链、拉头包装数量应无短缺。9.3运输产品在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受潮、雨淋、长时间曝晒及包装物挤压破损9.4存9.4.1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80%的仓库中,离地面100mm以上。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9.4.2产品在上述贮存环境中,贮存期为12个月。9.5使用准则9.5.1用户在选择拉链时,根据使用上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型号(参见附录A)。9.5.2拉链普遍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参见附录B。18 QB/T2171-2014附录A(资料性附录)金属拉链型号推荐使用表表A. 1金属拉链型号推荐使用表型号主要用途和种类3、47、810女内衣、裤、裙V西装裤、童装V女胸衫、休闲服V工作服、作训服、牛仔服装V帽、手套、箱包内袋皮包、箱包外袋、鞋、夹克衫滑雪服、羽绒服呢大衣、皮大衣皮箱睡袋旅游帐篷V鞋靴军械罩袋V天蓬(船)、大帐篷雨篷及框架帐篷注:拉链规格型号所对应的物理性能见表1(特殊拉链不体现)。19 QB/T2171-2014附录B(资料性附录)金属拉链使用准则B.1拉链的选用因拉链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要求,在选购拉链时可根据本附录或直接向拉链生产方咨询,选择比较适合的拉链型号以满足产品对拉链的要求。B.2拉链色转移的预防当深色拉链缝制在浅色的氯化塑胶、合成皮革以及含可塑剂、增塑剂的树脂布/涂层面料上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产品长期堆叠贮存时,易产生色转移现象(即拉链布带、链牙、或拉头上的颜色转移到面料上),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避免拉链与机油等有机溶剂接触。b)产品在熨烫整理后应充分晾干后再包装,避免高温高湿环境。c)贮存时应在产品与产品之间夹上一层纸,避免拉链与面料长时间在不通风的条件下接触。B.3洗涤与熨烫B.3.1洗涤B.3.1.1洗衣时(特别是工业洗衣时),拉链应拉合,并将拉头固定,避免拉链上止、链牙等金属件与面料直接磨擦导致划伤面料。B.3.1.2去污性强的洗涤剂及含氯的漂白剂能溶解拉链表层的保护膜,洗衣后若拉链拉动不够顺畅,可在链牙上涂抹石蜡,并将拉头来回拉动2次~3次。B.3.2熨烫熨烫时应将链牙拉合,将拉片放平固定于顶端位置,放上垫布后熨烫,避免熨头高温面与链牙、插座、插管、加强胶布或拉头的直接接触。B.4拉链金属件(拉头、链牙、上止、下止、插座、插管)变色的预防B.4.1铜合金拉链(黄铜、红铜、白铜)在遇酸、碱、氧化剂或还原剂时,易引起化学反应,导致配件变色。主要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a)与氧化漂白剂(H2O2)反应产生黑色(CuO)或红色(Cu2O);b)与还原漂白剂(Na2SO)反应产生黑色(CuO,CuS)或红色(CuzO);c)与硫化物(橡皮筋中含有)或H2S气体过反应产生黑色(CuS);d)与Cl,气体反应产生淡黄色(CuCl2);e)与酸性化合物和铬化合物(Cr2O3)反应产生黑色(CuO)、红色(Cu2O)或蓝色(CuSO4);f)在蒸汽熨烫或高温、高湿环境下,与H2O等反应产生蓝色[Cu(OH)2]。B.4.2如果面料上残留的化学药剂与金属拉链的链牙、拉头或金属配件发生化学反应,拉链可能会 SY_T 6834-2011变频调速拖动装置节能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pdf SHT 1539-2007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溶剂抽出物含量的测定.pdf SN_T 3781-2014进出口纺织品α-溴代肉桂醛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普遍的问题解析》(2024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