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11 23:09:09 | 作者: 新闻中心
近期,一些航空公司以所谓“职业常规”为由,在选座这一根本服务中引进加价机制,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确定,要求顾客付出额定费用。这一做法引起了顾客的不满和质疑。1月13日,我国顾客协会对此发声:“加价选座”不该成为“职业常规”。 航班锁座有其客观原因,比方,有的考虑飞机配重,有的为照料特别旅客需求。顾客也不是不明事理,只需锁座、选座规矩明晰合理,大大都都能了解。但现在,付费座位“扩围”,前排座位批量“上锁”、连号座位被间隔、过道座位莫名加价……这些操作显着不合理,付费选座的生意经“念歪了”。 一分价钱一分货,差异化定价对应的是差异化服务。像头等舱和经济舱,两者在定价上有着明显差异,所供给的服务也截然不同,大都乘客都能承受。而经济舱的服务规范是一致的,乘客在购票时已依据铺位和出行时段付出了费用。若在经济舱还要为座位另行付费,且没有享受到额定服务,明显有失公允。 退一步说,即使航空公司以为“加价选座”是合理的服务拓宽,也应在消费的人阅读航班信息时,就明晰地展现不同座位的详细价格。这是对消费的人知情权的尊重,也是保证商场公正交易的要害。但实际中,多家航司付费选座规矩含糊,既不清晰哪些座位需求加价,也不阐明加价规范。乘客购票时浑然不知,值机时才发现“躲藏条款”,预算被打乱,心境受影响,对航司的信赖也大打折扣。 一张机票,既关乎航空公司的营收,也承载着公共责任。座位分配应遵从公正准则,若“先到先得”变成“价高者得”,危害顾客权益,顾客就会“用脚投票”。我国顾客协会及时发声,给那些耍歪心思的航空公司敲响了警钟,也提醒了监管部门。事实上,只要活跃立异服务,而且自觉保护顾客权益的企业,才干走得久远。(我国经济网 武晓娟) 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谈论理论频道敞开投稿,原创谈论、理论文章可发至#改为@)。详见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谈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